幸福林带(资料图片)记者王健摄

非遗项目借力直播“出圈”,幸福林带蝶变折射城市更新……过去一周,西安持续“创新”“焕新”,按下发展“快进键”,多家央媒通过文字和镜头记录下西安向“新”而行的脚步。

秦腔等非遗项目


【资料图】

借助网络平台频频“出圈”

近年来,秦腔等非遗项目,借助网络平台频频“出圈”?!度嗣袢毡ā泛M獍?月14日7版刊文《陕西一年非遗直播超二十四万场——三秦主播活跃在非遗“新舞台”》,开篇便盘点了陕西非遗触网后的“新票房”:“2022年陕西非遗短视频播放达141亿次,是2017年同类播放量的300多倍。去年5月1日至今年5月1日,陕西非遗直播超24万场,产生超6.5亿次观看;1.9万名陕西非遗主播开播超264万小时。”稿件从“线上演出扩大受众面”“直播激活传统技艺”“多元收入反哺非遗传承”三个方面,讲述了陕西非遗创新传播方式的生动实践。

与此同时,线下艺术与城市的创新融合,则彰显着西安独特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睹芈尘肺奈镌谏挛骼凡┪锕菡钩觥贰段杈缥靼彩籽莨缥枥衷傧执筇苹隆返缺ǖ涝谛禄?、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持续推送?!度嗣袢毡ā泛M獍嫖恼隆缎滦鸵帐蹩占涫头懦鞘凶孕庞牖盍Α啡绱说闫溃骸白罱?,西安地铁举办‘地铁遇见博物馆’展览,通过文物复刻品、文创产品等形式,展示周秦汉唐文物,尽显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激荡着人们的文化自信?!?/p>

西安科技力量

助力中国航天刷新多星测控纪录

上周,西安科技力量助力中国航天刷新多星测控纪录。“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圆满完成了所有卫星分离点参数计算及初始轨道确定工作,时隔一周再次刷新我国多星测控纪录?!毖胧有挛趴突Ф?月15日报道说。新华社报道《中国航天刷新多星测控纪录》揭秘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如何保证41颗卫星分组安全“下车”:“针对这次任务发射卫星数量较多、平台不同的实际,他们创造性地采取‘批次定轨’策略,在确保轨道计算保持高精度的同时,显著提升定轨效率?!?/p>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26个科研单位联合开展研究,绘制出了基于36个族群的中国人泛基因组参考图谱,相关成果于14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罢庖彩俏夜蒲Ъ沂状巫灾鹘斜竟巳喝巴计资椒夯蜃檠芯克〉玫牡谝桓鲋卮蟪晒??!薄犊萍既毡ā繁ǖ浪怠?/p>

捷报再传。6月15日,全球建设规模最大光伏生产基地在陕西开工。据央广网报道,本次开工项目是隆基公司全球建设规模最大、产能最高、技术最先进的光伏生产基地,建成后将带动就业1.5万人。

西安的数字经济

引擎作用正不断凸显

近年来,西安不断吹响城市更新“集结号”?!度嗣袢毡ā?月13日8版图文并茂聚焦西安幸福林带。“幸福林带是集市政、生态和民生于一体的综合工程。一条幸福林带的蝶变,折射出一座城市有机更新的探索?!?/p>

中国日报网、中国新闻网则关注西安打造“无废城市”新模式?!傲φ话愎ひ倒烫宸衔镏娲χ米芰壳髁阍龀ぃ平饕┮捣掀锶坷?,并加强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旨在形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产业化、社会化综合管理的西安新模式?!蔽恼滤?。

上周,第四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第六届中国(西安)国际3D打印大会等多个重磅会议在西安举行,《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新华社等央媒聚焦盛会的同时,尤其关注“西安表现”?!白魑鞑康厍梅⒄棺钗钤镜那蛑?,西安的数字经济引擎作用正不断凸显。”中国新闻网报道《“数”造“西引力”数字经济成西安发展“新引擎”》如是说。

此外,西安正借力国际赛事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提升城市美誉度。光明网、环球网6月18日以《期待!又一项世界顶级赛事将在西安举办!》为题,报道“西安成为巴黎奥运会男排资格赛举办城市”。(西安城市文化传播工作室王莹)

标签: